close

  ■ 專欄
  為工作犧牲所謂隨意看世界杯的“人性”,無非是用理性剋服“快樂原則”的誘惑,但犧牲從來都是有收穫的,嚴格的自我剋制能力,始終是通向個人成功的鑰匙。
  前幾天,網上爆出一條新聞,有男子因請病假看球被單位開除,無奈之下,在地鐵站舉牌求職,上面寫著:“看世界杯丟工作,求人性化老闆”。根據網友的評論,這個新聞多半出於策劃,拍攝也是擺拍。
  不過,新聞即便是假,但反映的事情,卻很真實。深夜的世界杯與第二天的工作之間的矛盾,是客觀存在的。
  企業的確不能幹涉員工的私人時間,不過,從契約角度,企業有權利要求員工保質保量地完成工作,如果睡眠時間不足,上班時精力不濟,產生各種隱患,企業有權按照相應規章進行處理。當然,企業只能嚴格約束上班時間內的行為,發現睡覺、遲到可以嚴格處理,但不能上溯禁止員工夜裡自己看世界杯。
  不過,員工要求晚上看球,人性化上班,也是荒唐的。世界杯再是什麼第一運動、第二運動,總歸是球,總歸是娛樂。任何人的愛好與興趣必須面對現實,至少不能把謀生的根本給丟了。雖然是企業應該考慮人性化管理,但人性化的概念卻不能任意擴展。難道世界杯期間,全部員工放假半個月看世界杯,就叫人性化?
  如果員工都這樣,這個喜歡世界杯,那個喜歡網球,這個喜歡籃球,那個喜歡登山徒步,都要企業人性化,而不是自己去想辦法工作之外顧全自己的愛好,什麼樣的企業也會被這樣不負責任的員工給拖垮了。
  那麼離開企業,能否尋到人性化的自由寬鬆呢?自己當老闆、自己安排時間上班呢?很多人的確是這麼想的,為了逃避“朝九晚五”的生活,他們自己創業當老闆,然後,在市場競爭的巨大壓力下,他們如願以償地過上了“朝五晚九”的生活。別說人性,連睡眠恐怕也會被犧牲掉。
  由此可見,如果人性是完全自由的快樂原則的話,一個普通人,從中考、高考、到求職各種考試,再到各行各業,乃至生活中的方方面面,很難尋找到所謂的人性寬鬆。
  其實,這正是我們所在的社會,我們身處的市場的本質。所謂市場,是人們相互幫助,互為手段與目的的地方。當人們是他人的手段的時候,人往往要犧牲掉自己的快樂,犧牲掉自己的“人性”,去滿足其他人的快樂與“人性”。但與此同時,辛勤勞動、向社會付出,犧牲掉自己“人性”的人,也會獲得收穫與報酬,而這些收穫與報酬,則是他們在市場中滿足自己需求,實現自己“人性”的基礎。
  比如,美麗漂亮的空姐,有著令人羡慕的高收入,可是也得面對乘客強忍怒氣、強作笑顏,高收入背後也是“人性”的犧牲。即便是在社會的金字塔的頂端的富豪顯貴,普通人也不難看出其背後的辛苦與壓力,要想無憂無慮地享受人性,也是不可能的任務。
  其實,說到底,所謂犧牲人性,無非是用理性剋服“快樂原則”的誘惑,但犧牲從來都是有收穫的,嚴格的自我剋制能力,始終是通向個人成功的鑰匙。
  □劉遠舉(上海金融與法律研究院研究員)  (原標題:能不能“人性化”地看世界杯�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iu37iukczk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